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涉外律師給廣西進出口企業支招
時間: 2020-02-08 訪問量:793
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涉外律師給廣西進出口企業支招
廣西律師協會涉外專業委員會供稿
一、本次疫情是否構成“不可抗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條,不可抗力是指無法預見、無法避免并不可克服的客觀情況。本次疫情爆發的病毒屬于首次發現的新型病毒,即便醫學界也無法預見,加之全國上下為了應對疫情宣布延長假期,延期復工,并緊急采取了多項交通管制等行政措施,符合無法預見、無法避免、不能克服的條件;參考最高人民法院2003年6月11日發布的《關于在防治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期間依法做好人民法院相關審判、執行工作的通知》(法〔2003〕72號)(注:該通知已于2013年廢止),在類似背景下,該通知在依法妥善處理好與“非典”防治有關的民事案件部分,明確指出:因政府及有關部門為防治“非典”疫情而采取行政措施直接導致合同不能履行,或者由于“非典”疫情的影響致使合同當事人根本不能履行而引起的糾紛,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條和第一百一十八條的規定(注:即不可抗力的有關規定)妥善處理。在我國司法實踐中,也存在以突發傳染病作為不可抗力事由的判例,即本次事件不管是事件本身的性質還是在先的法律規定支撐,依照中國法律可認定為不可抗力。
二、在國際貿易合同履行中能否主張因“不可抗力”免除責任?
關于在國際貿易合同中能否主張因“不可抗力”免除責任,廣西進出口企業應首先審查已簽訂的合同條款,以及所約定適用的法律(以下簡稱適用法律)規定,了解合同約定/適用法律規定不可抗力的范圍及發生不可抗力時的行為要求,并綜合分析是否存在因疫情爆發而確實導致合同無法履行的因果關系,在遵循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的情況下,綜合作出判斷。
具體可分為三類:
1. 若合同條款約定有“不可抗力”條款或雖沒約定不可抗力條款但合同雙方約定適用中國法律的,廣西進出口企業可以以不可抗力為由向對方主張免除因遲延履行或解除合同的法律責任。但需注意的是,如因進出口企業違約在先導致遭遇不可抗力的,一般不再受到該條款的保護。
2. 若合同條款中未約定有“不可抗力”的相關條款的,且約定適用我國以外的其他法域的法律或沒有約定具體的適用法律的,建議尋求專業涉外律師的幫助,通過各種渠道查明合同約定或推定適用的域外法律規定,分析合同約定或推定的適用法律是否支持“不可抗力”事件下受影響一方以“不可抗力”作為免責事由。
3. 如雙方約定適用《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的,可以主張適用《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79條的類似規定免除責任。
需要提醒注意的是,由于對不可抗力構成的判斷及個案情況復雜,在發生爭議時,進出口企業提出的因不可抗力免責的主張能否最終得到合議庭/仲裁庭的采納,還須根據案情綜合確定。
三、對廣西進出口企業的幾點建議
1. 理順合同依據,嚴格遵照合同執行,并及時將不可抗力事實通知對方。建議廣西進出口企業自行或委托專業涉外律師梳理合同條款,弄清楚合同中有關不可抗力條款的具體約定,包括不可抗力事件包括的類型和范圍,發生不可抗力事件時通知對方的時限及處置要求,出具不可抗力證明的具體要求,以及減損義務的約定等,嚴格根據合同條款來操作,以防止超過主張時限或因未及時采取挽救辦法而導致損失擴大產生額外的賠償責任,或所開具的不可抗力事實證明得不到對方或爭議解決機構的采信。同時配套搜集相關證據,并及時將不可抗力事實通知合同相對方,盡早與合同相對方就遲延履行、解除合同的責任免除等進行協商。
2. 根據合同約定或適用法律規定準備由第三方出具的不可抗力事實證明材料。如廣西貿促會作為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的授權機構可為企業開具相關不可抗力事實證明等。
3. 如因合同沒有事先約定不可抗力條款,導致企業無法援引相關約定進行抗辯的,可考慮聘請專業涉外律師尋求其他合同有利條款或適用法律的有利規定等進行抗辯。
4. 結合合同/適用法律要求,積極采取挽救措施,盡量減少因不可抗力導致的損失。
5. 提前做好訴訟/仲裁準備。由于不可抗力事實產生的影響將給合同雙方造成損失,對于合同相對方能否直接在協商中同意受不可抗力影響的企業免責的問題不能太樂觀,需充分預計到協商的難度,及時收集因不可抗力導致合同無法履行的證據,例如政府發布的延長公共假期、停工、隔離、限制交通等措施的通告,企業有關員工被感染住院治療的住院證明,或被隔離的診斷證明等,提前做好訴訟/仲裁準備。
來源:廣西律師協會涉外專業委員會
撰稿人:張宜思、潘海清、申輝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