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協同育人,再創佳績!
時間: 2020-12-22 訪問量:1,410
2020年12月18日,廣西通誠律師事務所(以下簡稱“通誠所”)、法制日報社廣西記者站、廣西廣合律師事務所、廣西得恩律師事務所、廣西祥泰律師事務所、廣西萬然律師事務所等多家單位行業工作者及法律界專家人士受邀參加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第二屆應用型法律人才協同育人論壇暨卓越法律人才培養與走進《民法典》主題宣講活動。通誠所黨支部書記、主任林鑄律師、副主任羅厚華律師、黨支部副書記韋美芳一行出席論壇,就為創新發展培養優秀應用型法律人才以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法治思想暨漓江學院卓越法律人才培養計劃進行深入交流。
論壇開幕,嘉賓致辭。
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副校長楊慶慶向與會嘉賓介紹了該校法學專業的特點以及回顧近年來該校法學專業所取得的優異成績。楊慶慶副校長表示,此次論壇在《民法典》即將生效之際召開,是響應國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要部署,積極為服務社會主義法治建設貢獻力量的重要舉措,在此時間節點上開展此次論壇有著重要意義。
會議現場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嘉賓致辭完畢后,學院領導對優秀實習單位進行了表彰。通誠所在與漓江學院法學專業校企協同育人平臺的構建上,通誠所深度參與了法學專業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為培養應用型、高素質的法律人才獻計獻策、積極參與,與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就促進高校與行業、產業緊密聯系、產教融合,實現協同育人、協同發展的目標,探索和實踐高素質應用型法律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長期多年的深入合作,并結下深厚的友誼。經學校評選,廣西通誠律師事務所被評為該校五星級實踐教學基地和校級示范基地,并授予通誠所“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五星級實踐教學基地和校級示范基地”牌匾。
林鑄主任(右二)代表通誠所接受表彰
但將千歲葉,常奉萬年杯
除了對優秀單位的表彰,還有對我們的優秀指導律師們進行個人表彰。今年是通誠所與漓江學院合作開展協同育人計劃的第十一年,秉持著培養應用型法律人才的共同目標和理念,雙方共同建設和實施法學專業知行班培養計劃,開展聯合授課和畢業實習等項目,合作成果豐碩,漓江學院2016級法學專業“知行班”第一期學生的成長及取得優異的成績,離不開指導律師們的無私奉獻和辛勤付出。為表彰漓江學院2016級法學專業“知行班”第一期指導律師,漓江學院分別向通誠所林鑄主任、黃春芳副主任、羅厚華副主任頒發“優秀指導老師(律師)”榮譽證書。
通誠所林鑄主任、黃春芳副主任、羅厚華副主任被授予“優秀指導老師(律師)”榮譽證書。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論壇開幕及表彰儀式結束后,林鑄主任、羅厚華副主任、韋美芳副書記等各單位優秀律師代表與漓江學院2018級法學專業“知行班”第三期學生在“獨秀書房”進行沙龍互動交流,對學生感興趣的職業規劃,律師職業風險,自身性格與法律職業是否適配,如何快速熟練處理實際案件,作為法律人在互聯網中如何作出理性判斷,如何看待和處理實踐中的冤假錯案,如何與當事人進行有效溝通等一系列問題,林鑄主任與羅厚華副主任結合自己的學習經歷和工作經驗,分別從法律人的使命與職責、律師職業能力養成以及實踐工作等方面一一進行充分的講述,深入淺出,幽默風趣,得到了學生們的積極響應,雙方互動愉快、氣氛熱烈。
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必須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為了進一步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法治思想以及培養卓越法律人才,下午二時許,通誠所黨支部副書記韋美芳出席參加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法治思想暨漓江學院卓越法律人才培養計劃推進會教師沙龍。沙龍會議就黨建如何引領漓江學院法學專業與各律所之間的交流合作,堅持“黨建引領、理念創新、實踐創新、資源共享、工作共抓”的工作思路,在抓實黨建責任,打造示范標桿、引領行業持續發展,打造具有教育特征、法治特色、漓院特點等教學工作新方式,全力推動業務發展開創新局面進行深入討論。
談“典”說法,聚焦立法亮點
《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開創了我國法典編纂立法先河,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其中人格權編更是“法典”最大亮點之一。2020年12月18日下午14時許,通誠所林鑄主任受邀為商貿與法律學院2018級法學專業學生解讀民法典人格權編的立法亮點。林鑄主任以 “北雁云依案”、“徐玉玉案”等熱點案例為切入點,分別從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和名稱權、肖像權、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八個角度進行詳細的解讀。整個講座持續了近兩個小時,學生們全神貫注聽講并認真地做筆記。林鑄主任表示,人格權獨立成編是《民法典》的特色亮點之一,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這不僅是我國民事立法的重大創新,更是注重人的精神本性與精神追求的更深層次的法治思維,充分體現了民法典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這是中國民法典領先世界的一個創舉,體現了社會文明和法治的進步。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持續深入溝通,打造協同育人平臺,共同助力人才培養,我們在路上!
圖/文:龐嘉林